跨越六十载的“重逢”: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来访兰高阀,共叙三线建设血脉情谊
e起筑兰高
分享到  
2025-08-22
6浏览

在陈列着泛黄老照片与斑驳奖状的厂史展厅内,一本1966年的搬迁日志静静开启。当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的目光与那些记录着北国故园到西北山川的笔迹交汇,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就此展开。

8月18日,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一行四人莅临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深入追寻一段从沈阳出发、扎根西北的壮阔历程。

在展厅里,来访领导的目光被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所牵引。他们详细听取了老厂从沈阳启程,于1966年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号召,千里迢迢迁至兰州的壮举。荣誉墙上的累累勋章、满墙的发明专利证书、以及凝聚着智慧的核心产品,无声诉说着兰高阀人从奠基到行业翘楚的不凡足迹。

座谈会上,工会主席潘全凯与原工会主席李建柏共同梳理了1966年企业扎根兰州后的发展脉络,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90年代初期的辉煌以及90年代末期经济低迷,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销售也出现了困局,企业举步维艰……2003年响应国家号召,董事长陈清流投身西部大开发战略,带领企业走出困局,20余年的坚守走到了如今的辉煌。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沈二代”代表王忠强深情回顾了父辈们白手起家、战天斗地的艰辛岁月。“我跟随父母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了他们如何在荒地上建起厂房。”他声音微颤,“后来我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继续在这片父辈奋斗过的热土上耕耘。”这份血脉相承的责任感,正是兰高阀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们仔细翻阅了公司提供的珍贵历史资料,对兰高阀从三线建设的种子,历经风雨成长为今日行业领军者的辉煌成就表示由衷的肯定与赞叹。他们特别感谢兰高阀的热情接待和对党史研究工作的鼎力支持。

走进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轰鸣的机器奏响今日发展的强音。一台由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卧式车床,历经了近六十载春秋,它厚重沉稳的身躯,是当年从沈阳迁出的宝贵家当,更是连接两地、穿越时空的钢铁信物。指尖抚过冰凉的机身,仿佛触摸到了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心跳。

行程尾声,一行人走进兰高嘉苑小区,亲切探望了第一批响应号召、举家西迁的“沈一代”退休老职工。在温馨的房子里,大家围坐一起,细数往昔峥嵘,共话岁月变迁。86岁的周金珍老人,回忆起当年怀抱4个月的孩子,5天5夜从沈阳到兰州,扎根兰高,奉献青春,奉献西北建设的岁月,追忆当年克服万难的点点滴滴,眼神中闪烁着无悔的荣光。这温情的“忆苦思甜”,让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温暖在此刻交融。

这台来自沈阳的老车床,仍在今日的车间里低吟着光阴的故事;“王忠强们”接过的不仅是父辈的扳手,更是那份融入血脉的坚韧与责任;当沈阳客人的目光与“沈一代”老人眼中的岁月印记交汇,三线建设的史诗便不再是档案里的文字,而成了可触可感的温度。

沈阳与兰州,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因六十年前那次义无反顾的迁徙和几代人不懈的奋斗,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此次交流,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携手传承三线精神、共谱发展新篇的诚挚期许。这份源自沈阳、扎根西北、终成栋梁的血脉情谊,将在新的时代征程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阀门之家APP
声明:本文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电话:13182603427;联系邮箱:copyright@gongkew.com。
资讯 > 当前位置
跨越六十载的“重逢”: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来访兰高阀,共叙三线建设血脉情谊
访问数:6      日期:2025-08-22      来源:e起筑兰高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在陈列着泛黄老照片与斑驳奖状的厂史展厅内,一本1966年的搬迁日志静静开启。当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的目光与那些记录着北国故园到西北山川的笔迹交汇,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就此展开。

8月18日,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一行四人莅临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深入追寻一段从沈阳出发、扎根西北的壮阔历程。

在展厅里,来访领导的目光被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所牵引。他们详细听取了老厂从沈阳启程,于1966年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号召,千里迢迢迁至兰州的壮举。荣誉墙上的累累勋章、满墙的发明专利证书、以及凝聚着智慧的核心产品,无声诉说着兰高阀人从奠基到行业翘楚的不凡足迹。

座谈会上,工会主席潘全凯与原工会主席李建柏共同梳理了1966年企业扎根兰州后的发展脉络,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90年代初期的辉煌以及90年代末期经济低迷,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销售也出现了困局,企业举步维艰……2003年响应国家号召,董事长陈清流投身西部大开发战略,带领企业走出困局,20余年的坚守走到了如今的辉煌。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沈二代”代表王忠强深情回顾了父辈们白手起家、战天斗地的艰辛岁月。“我跟随父母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了他们如何在荒地上建起厂房。”他声音微颤,“后来我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继续在这片父辈奋斗过的热土上耕耘。”这份血脉相承的责任感,正是兰高阀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们仔细翻阅了公司提供的珍贵历史资料,对兰高阀从三线建设的种子,历经风雨成长为今日行业领军者的辉煌成就表示由衷的肯定与赞叹。他们特别感谢兰高阀的热情接待和对党史研究工作的鼎力支持。

走进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轰鸣的机器奏响今日发展的强音。一台由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卧式车床,历经了近六十载春秋,它厚重沉稳的身躯,是当年从沈阳迁出的宝贵家当,更是连接两地、穿越时空的钢铁信物。指尖抚过冰凉的机身,仿佛触摸到了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心跳。

行程尾声,一行人走进兰高嘉苑小区,亲切探望了第一批响应号召、举家西迁的“沈一代”退休老职工。在温馨的房子里,大家围坐一起,细数往昔峥嵘,共话岁月变迁。86岁的周金珍老人,回忆起当年怀抱4个月的孩子,5天5夜从沈阳到兰州,扎根兰高,奉献青春,奉献西北建设的岁月,追忆当年克服万难的点点滴滴,眼神中闪烁着无悔的荣光。这温情的“忆苦思甜”,让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温暖在此刻交融。

这台来自沈阳的老车床,仍在今日的车间里低吟着光阴的故事;“王忠强们”接过的不仅是父辈的扳手,更是那份融入血脉的坚韧与责任;当沈阳客人的目光与“沈一代”老人眼中的岁月印记交汇,三线建设的史诗便不再是档案里的文字,而成了可触可感的温度。

沈阳与兰州,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因六十年前那次义无反顾的迁徙和几代人不懈的奋斗,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此次交流,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携手传承三线精神、共谱发展新篇的诚挚期许。这份源自沈阳、扎根西北、终成栋梁的血脉情谊,将在新的时代征程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阀门之家APP
声明:本文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电话:13182603427;联系邮箱:copyright@gongkew.com。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战略合作伙伴
工客网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gongk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苏州网景视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工客网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13182603427  copyright@gongkew.com

备案号:苏ICP备19001566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0111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苏)字第022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2-68793249

  网络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 320506020112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