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十四五”智造规划11大影响
《阀门》编辑部
分享到  
2022-02-11
869浏览

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为便于我们阀门行业理解《规划》内容,把握政策红利,阀门期刊从我们阀门工业角度对《规划》进行一一解读。

一、《规划》出台的战略背景解读

国际情况来看,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均将智能制造作为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国内情况来看,智能制造对于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规划》的出台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规划》对阀门行业11大影响

     (一)70%规上阀门工业企业须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规划》: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阀门行业:按照《规划》部署,建议近2000家规上企业积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主动而为,着眼于阀门制造全流程从软硬件建设入手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全面升级企业智能能力。

     (二)行业骨干企业需力争进入全国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录

    《规划》: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需从打造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等4个方面入手,以创国家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努力目标开展智能建设工作。




      (三)阀门智能装备和工业化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规划》: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阀门行业:一方面,建议行业企业须将技术和产品研发的重点放在智能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融合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应用上,尤其要突出阀门智能制造等的国产替代工作;另一方面,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开发适应行业自身特点的应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行业专用及新型软件等6类工业软件。

       (四)行业需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平台

      《规划》: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

       阀门行业:建议企业、科研院所及阀门行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凝聚行业力量,引导软件、装备、用户等企业以及研究院所等搭建全行业或阀门主要区域智能制造研究平台,服务行业智能制造工作开展;建议行业骨干企业设立专门的智能制造研发中心,为企业智能制造赋能。




    (五)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建设

    《规划》: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智能制造的工况需求,开展相关的国标、行标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阀门智造提供保障和支持;力争在智能阀门制造国际标准上实现重大突破。

    (六)搭建阀门工业互联网平台

    《规划》: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阀门行业:建议企业、科研院所及阀门行业组织等发挥作用,统筹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力量,与行业外工业互联网实力企业单位合作,搭建我们阀门行业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阀门行业工业互联网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七)加强阀门智能制造底层技术研究和应用

    《规划》:攻克4类关键核心技术;构建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相关单位在基础、先进工艺、共性及人工智能4方面关键技术上下功夫开展技术研发和学术研究;行业工业企业须积极在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领域业务)互联、跨企业信息交互和协同优化、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仿真优化4类系统集成技术开展研究也应用工作,构建阀门行业自有的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

    (八)提升阀门行业小巨人企业智能化水平

    《规划》: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国家级及省(市)级等小巨人企业,融身于智能制造发展中,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和智能制造能力,这将是行业小巨人企业以及具备申请小巨人资格企业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方向。

     (九)打造阀门智能制造先行区

    《规划》: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阀门工业发展较好的江浙沪等地区,把握政策方向,联系所在区域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发展路子,积极参与区域的智能阀门制造产业群、产业园建设,通过集群效应实现企业自身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和加强,建设阀门智能制造先行区,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壮大。




    (十)积极争取财政金融支持开展智能阀门制造

    《规划》: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阀门行业:“十四五”期间,国家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将持续加大,同时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建议阀门企业积极争取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开展智能阀门制造工作。

    (十一)与国外实力阀门企业合作推进智能阀门建设

    《规划》:深化开放合作。

      阀门行业:建议以开放心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国际实力阀企合作,共同就智能阀门制造研发、示范工厂、培训交流等建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加快智能阀门制造的建设步伐,赶超国际一流同行,实现阀门制造向阀门智造的转变。

      三、结语

    “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的出台,必将对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建设带来巨大推动作用,阀门工业自身紧紧围绕《规划》的政策指向,定能把握相关政策红利,实现行业创新发展,实现建设阀门智造强国的远大目标!

    读者朋友们:对于《“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对于阀门工业的影响,大家怎么看?行业各界人士如有好的设想、构想和建议,欢迎与《阀门》期刊联系,我们共谋阀门行业发展大计!

阀门之家APP
声明:本文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电话:13182603427;联系邮箱:copyright@gongkew.com。
资讯 > 当前位置
政策|“十四五”智造规划11大影响
访问数:869      日期:2022-02-11      来源:《阀门》编辑部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为便于我们阀门行业理解《规划》内容,把握政策红利,阀门期刊从我们阀门工业角度对《规划》进行一一解读。

一、《规划》出台的战略背景解读

国际情况来看,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均将智能制造作为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国内情况来看,智能制造对于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规划》的出台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规划》对阀门行业11大影响

     (一)70%规上阀门工业企业须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规划》: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阀门行业:按照《规划》部署,建议近2000家规上企业积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主动而为,着眼于阀门制造全流程从软硬件建设入手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全面升级企业智能能力。

     (二)行业骨干企业需力争进入全国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录

    《规划》: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需从打造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等4个方面入手,以创国家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努力目标开展智能建设工作。




      (三)阀门智能装备和工业化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规划》: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阀门行业:一方面,建议行业企业须将技术和产品研发的重点放在智能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融合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和应用上,尤其要突出阀门智能制造等的国产替代工作;另一方面,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开发适应行业自身特点的应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行业专用及新型软件等6类工业软件。

       (四)行业需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平台

      《规划》: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

       阀门行业:建议企业、科研院所及阀门行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凝聚行业力量,引导软件、装备、用户等企业以及研究院所等搭建全行业或阀门主要区域智能制造研究平台,服务行业智能制造工作开展;建议行业骨干企业设立专门的智能制造研发中心,为企业智能制造赋能。




    (五)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建设

    《规划》: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智能制造的工况需求,开展相关的国标、行标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阀门智造提供保障和支持;力争在智能阀门制造国际标准上实现重大突破。

    (六)搭建阀门工业互联网平台

    《规划》: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阀门行业:建议企业、科研院所及阀门行业组织等发挥作用,统筹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力量,与行业外工业互联网实力企业单位合作,搭建我们阀门行业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阀门行业工业互联网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七)加强阀门智能制造底层技术研究和应用

    《规划》:攻克4类关键核心技术;构建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相关单位在基础、先进工艺、共性及人工智能4方面关键技术上下功夫开展技术研发和学术研究;行业工业企业须积极在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领域业务)互联、跨企业信息交互和协同优化、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仿真优化4类系统集成技术开展研究也应用工作,构建阀门行业自有的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

    (八)提升阀门行业小巨人企业智能化水平

    《规划》: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国家级及省(市)级等小巨人企业,融身于智能制造发展中,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和智能制造能力,这将是行业小巨人企业以及具备申请小巨人资格企业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方向。

     (九)打造阀门智能制造先行区

    《规划》: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

        阀门行业:建议行业阀门工业发展较好的江浙沪等地区,把握政策方向,联系所在区域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发展路子,积极参与区域的智能阀门制造产业群、产业园建设,通过集群效应实现企业自身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和加强,建设阀门智能制造先行区,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壮大。




    (十)积极争取财政金融支持开展智能阀门制造

    《规划》: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阀门行业:“十四五”期间,国家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将持续加大,同时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建议阀门企业积极争取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开展智能阀门制造工作。

    (十一)与国外实力阀门企业合作推进智能阀门建设

    《规划》:深化开放合作。

      阀门行业:建议以开放心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国际实力阀企合作,共同就智能阀门制造研发、示范工厂、培训交流等建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加快智能阀门制造的建设步伐,赶超国际一流同行,实现阀门制造向阀门智造的转变。

      三、结语

    “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的出台,必将对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建设带来巨大推动作用,阀门工业自身紧紧围绕《规划》的政策指向,定能把握相关政策红利,实现行业创新发展,实现建设阀门智造强国的远大目标!

    读者朋友们:对于《“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对于阀门工业的影响,大家怎么看?行业各界人士如有好的设想、构想和建议,欢迎与《阀门》期刊联系,我们共谋阀门行业发展大计!

阀门之家APP
声明:本文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电话:13182603427;联系邮箱:copyright@gongkew.com。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战略合作伙伴
工客网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gongk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苏州网景视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工客网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13182603427  copyright@gongkew.com

备案号:苏ICP备19001566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0111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苏)字第022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2-68793249

  网络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 32050602011266号